新闻中心 分类>>

媒体人热议国少选帅,U14与U15梯队急需大赛型教练执掌教鞭

2025-09-06 22:04:5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随着中国足球青少年梯队建设进入新一轮周期,关于U14和U15国少队主教练的选拔标准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,多位资深体育媒体人近日公开呼吁,足协在选帅过程中应跳出传统思维,优先选择“擅长应对亚少赛等高压赛事的实战型教练”,而非仅仅看重名气或理论背景,这一观点在足球界引发广泛共鸣。

选帅标准之变:从“名气导向”到“赛事适配”

过去多年,中国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往往陷入两种模式:要么选择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外籍教练,要么启用本土资深教练,这种基于“名气”或“资历”的选拔方式,在青少年赛事中并未取得理想效果,2018年亚少赛预选赛出局、2020年U16国少缺席正赛等失败经历,至今仍让许多球迷记忆犹新。

“亚少赛是完全不同的赛场,”长期跟踪青少年赛事的《足球周报》记者杨鑫指出,“这类赛事赛程密集、对抗激烈,且心理压力巨大,教练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队员状态,应对突发伤病和战术变化,这些能力与执教成年队或培养长期潜力并非同一概念。”

前国脚、现足球评论员徐阳在近日的直播节目中表达了类似观点:“我们需要的是‘大赛型教练’——那种能够在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中让球队发挥120%实力的指挥官,这种能力不是简历上的荣誉能够体现的,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比赛案例来验证。”

赛事特点决定教练特质

亚少赛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青少年足球赛事,具有其独特挑战性,参赛球员年龄小、心理稳定性不足,赛事采用赛会制,淘汰赛阶段一场失误就可能前功尽弃,这些特点对教练提出了特殊要求。

“理想的国少队教练应该具备三大特质,”《青少年足球发展白皮书》主编陈志远分析道,“首先是临场调整能力,尤其是在比分落后时能迅速改变战局;其次是心理调控能力,能帮助年轻球员应对大赛压力;最后是战术简洁性,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让球员理解并执行针对性战术。”

这些特质在近年来的亚洲青少年赛事中已经得到验证,2023年亚少赛上,日本队主教练森山佳郎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通过三次换人扭转战局;韩国队教练崔成龙则在点球大战前专门更换门将并最终制胜,这些决策都体现了“大赛型教练”的关键价值。

中外教练之争:能力比国籍更重要

关于是否应该选用外籍教练的讨论再次被提及,支持外教的一方认为,欧洲和日韩青训专家能够带来先进理念;支持本土教练的一方则强调文化认同和沟通效率的重要性。

媒体人热议国少选帅,U14与U15梯队急需大赛型教练执掌教鞭

“这个问题应该超越国籍界限,”足球媒体人董武志在专栏中写道,“我们需要的不是‘外教’或‘本土教练’,而是‘合适的教练’,如果国内教练有应对大赛的成功经验,就应当优先考虑;如果外籍教练有明确的亚少赛带队方案,也同样值得选择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足协在2024年推出的“青训教练库”中,已经收录了57名具有国际青少年赛事执教经验的教练信息,其中中外教练比例约为2:1,这种人才储备为选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
媒体人热议国少选帅,U14与U15梯队急需大赛型教练执掌教鞭

成功案例提供新思路

近年来,一些中国教练在青少年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,2024年4月,中国U15国少队在“华山杯”国际邀请赛中夺冠,主教练李明的临场指挥受到多方好评,特别是在对阵俄罗斯球队的比赛中,中场休息时的战术调整帮助球队实现逆转。

同样,日本和韩国的青少年国家队选帅经验值得借鉴,日本足协长期坚持让具有J联赛执教经验的本土教练执掌青年队,同时配备海外战术分析师;韩国则采用“国内主帅+欧洲顾问”的混合模式,都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“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,”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马冰在研讨会上指出,“教练团队的构建比单个主教练的选择更重要,理想的配置应该是一位擅长临场指挥的主教练,配以熟悉亚洲对手的情报分析师和专业的心理教练。”

未来之路:建立科学的选帅机制

随着U14和U15国少队选帅工作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建立更加科学的选拔机制,这包括建立详细的教练能力评估体系、组织模拟实战的选拔测试,以及引入第三方专家评审团等。

中国足协青训部门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正在完善选帅流程,未来可能会通过分析候选教练过去执教的比赛数据,特别是逆境比赛的表现,来评估其大赛指挥能力,同时考虑设置模拟场景测试,观察教练的短期备战和临场决策能力。”

这种基于数据的评估方式已经在国际足坛得到应用,欧洲一些足球协会开始使用“压力指数”来量化教练在关键比赛中的决策质量,包括换人效果、战术变化成功率等指标。

期待务实之选

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正处于关键阶段,U14和U15国少队不仅是争夺亚少赛成绩的队伍,更是未来国字号队伍的基石,选择适合赛事特点的教练,不仅关乎短期成绩,更影响一代球员的成长与发展。

正如《体坛周报》在最新社论中所言:“我们期待这次选帅能够摒弃成见,跳出套路,真正找到那位能够带领年轻将士在亚少赛战场上奋勇拼搏的指挥官,这不仅仅是一次人事任命,更是对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的一次重新定位。”

随着选帅工作的逐步推进,足球界和球迷都在期待一个务实而富有远见的选择,毕竟,只有找到真正擅长指挥“这种赛事”的教练,中国青少年足球才能在亚洲赛场找回自己的位置,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。

搜索